“汗血同源”,谨慎冬日汗蒸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小寒已过,天气逐渐进入最寒冷的日子,这个时候深受人们备受喜爱的活动莫过于汗蒸。汗蒸是热疗的一种,最早称为汗蒸幕,起源于朝鲜王朝,历史悠久,深受民众喜爱。
古代汗蒸利用岩石和*土砌造而成半月形的窑幕,类似于古老的柴灶,是一种通过高热的物理治疗法,用于驱风祛寒、暖体活血,在古代只有贵族或皇室可以特权享受。
现代汗蒸馆多采用电气石加工的各种建筑材料,建成的恒温室,室温控制在35度~42度之间。通过加温和保温,电气石的能量可以快速、强烈地以远红外线、负离子及微电流的形式释放出来,它们共同构成的能量场可间接地通过空气向人体提供能量。最终使身体大量出汗加速血液循环,改善人体的循环系统,通过汗液排出代谢产物,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中医汗:
中医汗液为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出的液体。汗液的分泌和排泄,还有赖于卫气对腠理的开阖作用。腠理开,则汗液排泄;腠理闭,则无汗。
中医有“汗血同源”一说,汗为津液所化,津液与血均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津液又是血的主要组成部分。故有“汗血同源”之说。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汗出过多,可耗血伤津。反之,津亏血少,汗源不足。
心主血,汗为心之液,“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若出汗过多,会耗伤津液、心血,可出现心悸怔仲等表现。
汗蒸有以下注意事项:
1、不适宜人群:
(1)年老体弱之人,汗蒸后大量汗液排出,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容易出现低血压头晕等不适症状;
(2)产后妇女,产后虚弱,禁止大汗耗血伤津;
(3)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传染性皮肤病、肺结核、恶性肿瘤的人,以及其他不能耐高温的人。
2、汗蒸时间与次数的选择:一次汗蒸的时间不宜过长,根据自身耐受程度而言,时间过长会导致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汗蒸频率不得过于频繁。冬天本为闭藏的季节,收敛阳气,深藏于体内,减少其外泄,因此汗蒸这种打开腠理,使汗液外泄的方式,从本质上来说违反了冬日养生之法。
3、汗蒸后注意保暖:汗蒸后皮肤腠理打开,外邪容易入侵人体,特别是风邪,风为百病之长,易侵袭人体头面部,风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入,容易导致人感冒。
胡教授小贴士
自己诊疗有风险,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线上诊疗—白露健康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mj/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