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鱼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两三条好友,搞下鱼生,然后喝点小酒,这生活不亦乐哉,可是,鱼生吃多了,很容易得肝吸虫,但很多人不重视,觉得不要紧!可是当你重视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啦,所以,为了自己身体健康,去医院及时杀虫,鱼生尽量少吃啦!
最近,广西医院肝胆外科,收治了一名严重寄生虫感染的患者。医生在他的胆管中,发现了大量肝吸虫,其中体型较大的堪比瓜子仁儿。经手术取出活体之后,患者体内还有死虫不断通过引流管排出。
记者了解到,这位患者有着32年频繁享用淡水鱼生的“资历”,可是,小酒配美食的绝招,并没能让他躲过一劫。
患者贾先生:我以为一口鱼生一口酒,就可以把虫杀死了。如果有什么不适,就怀疑,哎,肚子不舒服一点而已。
医生告诉记者,肝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学名"华支睾吸虫",它们通常依附于淡水鱼、虾身上。相关产品如果没有经过高温烹饪,食用者往往容易感染上肝吸虫病。医院接诊的相关病例中,患者大多有着食用淡水鱼生、醉虾等菜肴的习惯,他们信奉的配酒、泡醋等“偏方”,也被证实是无效的。
广西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彭涛:生鱼的话呢,如果是90度(高温烹饪)啊,必须达到10秒以上,才有可能去杀灭这个,寄生在淡水鱼鱼,鱼肉当中的毛蚴。一般的这种高度酒的浸泡和陈醋的浸泡,是不可能杀灭这个寄生虫的。
广西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彭涛:驱虫药,虽然它那个驱虫的效果啊,可以高达90%以上。但是呢,杀死的肝吸虫,对人造成的损害是长期的。它死掉的虫体,仍然会成为发生胆道结石的核心。它仍然有可能,未来诱发胆道的感染。这些死亡的虫体和排泄物,产生的致癌物质,对胆管上皮的诱发癌变,还会是个慢性的过程。
01.什么是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淡水鱼、虾是肝吸虫的中间宿主,人们常因食用未经煮熟的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被感染。
在我国人群普遍易感,这与吃生鱼片有着密切的关系。鲜嫩爽滑的淡水鱼生让食客们爱不释“筷”,但吃生鱼片是真真有风险的!
02.临床主要症状
肝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主要是引起患者的肝脏受损,病变主要发生于肝脏的次级胆管。其临床表现与寄生的虫数及患者的机能状态有关,潜伏期1~2个月。淡水鱼易受到肝吸虫幼虫感染。如生吃淡水鱼,肝吸虫幼虫就会进入人体,在肝胆管内寄生产卵并分泌有*物质,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病人初期感染几乎没有症状,甚至很长时间都不知道被感染,但到发现的时候,很可能已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对广大群众身体健康构成很大威胁。
03.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肝吸虫病的药物为吡喹酮和阿苯达唑;如家养的猫、狗如粪便检查阳性者也应给予治疗。
04.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很多人认为鱼生里面有寄生虫无所谓,偶尔吃一点也没事;还有人认为,吃鱼生时的蘸料,比如高度白酒,大蒜,芥末和醋等是可以杀死鱼生里面的寄生虫的。但实验证明,经过这些蘸料处理的实验组和未经处理的对照组,幼虫均是存活的,均不能杀灭肝吸虫。2、生、熟砧板厨具分开使用。
专家提醒,给淡水鱼类等食材充分加热,不仅能杀死肝吸虫,还能杀灭病菌和其他种类的寄生虫。爱吃淡水鱼生的朋友, 随时留意身体健康状态。每隔1或3年,医院接受专项检查,一旦确认感染,必须及时进行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ms/6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