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m.39.net/pf/a_4640679.html
民生路菜场的一个鱼摊售卖的水产品
★核心提示
近日,一些贵阳市民在农贸市场买鱼时发现,今年的淡水鱼价格已经悄然上涨,其中,涨得较多的草鱼,一斤批发价已从过去的五六元涨至9.5元。有批发商称,卖了几十年的鱼了,像今年这样涨的确实不多。
走访:鱼价的确涨了不少
3月25日,记者在民生路菜场走访发现,这里的草鱼已经卖到了12元一斤;鲤鱼 要10元一斤;鲫鱼为15元一斤;*辣丁为18元一斤;花鲢为13元一斤;鲈鱼为20元一斤。
而在东山菜场,草鱼12元一斤;鲤鱼11元一斤;鲫鱼15元一斤;*辣丁18元一斤;花鲢12元一斤,最贵时卖到13元;鲈鱼则要21元一斤……
“记忆中,今年部分淡水鱼的价格,是近10年来新高。”东山菜场的一家鱼摊老板说,以前草鱼也就五六元一斤,去年也曾卖到了八九元,今年是12元,价格上涨的主因还是进价高了。
贵州渔樵水产品市场,是贵州目前 的海鲜、水产品批发市场,市场的二楼经营淡水鱼类。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这里时,批发高峰期已过,只有零星几名商贩还在批发鱼。
记者走访一圈下来发现,市场里的各类淡水鱼的批发价,几乎都出现了上涨。其中,去年批发价为5元至8元一斤的花鲢,当日为11元一斤,也有喊12元一斤的;鲫鱼,去年批发价为8元至10元一斤,当日为12元左右;*辣丁,去年为11元至12元一斤,当日为14元;鲤鱼,去年为6元多一斤,当日为8.5元左右;鲈鱼,去年为11元至13元一斤,当日为17元……
针对这个批发价格,民生路菜场的一位鱼摊摊主表示,批发价格是随行就市,有时候鱼少了,批发价格比这个价格还要高些。
“这里面,涨得最猛的是草鱼,去年批发价为五六元一斤,现在是9.5元,几乎涨了一半。”一位摊贩说。
“我都卖了几十年的泥鳅了,今年确实涨得有点快,目前的批发价是13元一斤。”一位专门批发泥鳅与*鳝的批发商说。另一位批发商则表示,今年尤其是最近这10天来,鱼价涨得确实有点“凶”,放在往年,价格有涨有跌,但今年过年以来还没有“垮”过。
分析:多种因素导致上涨
其中一位批发商分析,贵阳市场上的淡水鱼,大部分是从外省运进来。去年因为疫情,外地一些养殖户养的鱼运不出去,亏损有点大,养殖积极性受挫。受此影响,今年养的人少了,货源就少了,价格自然会上扬。
而对于农贸市场的鱼价上涨,贵州渔樵水产市场的一名相关负责人分析,除了外省养殖户变少外,市场价格同时也受季节性消费以及原材料价格影响,特别最近的饲料价格上涨得厉害,比如玉米,这同样造成了鱼价的波动。“过去,我们省内有网箱养鱼,虽然占比不到十分之一,但对整个市场而言,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现在,贵州全域取缔网箱养殖,这一块补充、调剂就没了。”该负责人说,近年来,贵阳市场上的鱼,几乎都是从湖南、广西乃至江苏等地运来的,不仅运输成本高,而且死亡率高,这无形中推高了鱼价。
该负责人也表示,农产品价格上下浮动,很正常,无论是养殖还是种植都有一个周期,去年因为疫情,养殖户不敢养,现在价格上来了,养鱼的人自然会增多。作为市场方面,他们也将多方组织货源,满足市民的吃鱼需求。
解决:推进本土鱼类生产
针对贵阳鱼价的波动,3月26日,贵阳市农业农村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贵阳市场上的鱼,一年的交易量为10多万吨,有网箱前,全市淡水鱼的产量有1万多吨,网箱全部拆除了后,产量开始锐减,这两年增加了其他养殖方式,产量又有所恢复,年为多吨,年则达到了多吨,今年产量预计能达到余吨。
“目前,贵阳市正在全面推进本土鱼类的生产,一些 的龙头企业已在修文、息烽、开阳、乌当等地建设了不少高标准的渔业设施。同时,还在省内其他市州建立了很多的生产车间,来满足市场需要。”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贵阳市农投集团旗下的贵州省红枫湖畜禽水产有限公司,从年起就已在望谟、务川等地陆续建立了12个生态渔业基地,有的基地,占地规模达到了亩。
据该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张海介绍,目前,他们公司正对渔业基地不断加大投入。因不少基地是去年才建成,目前还没有满负荷生产,预计从今年8月份起,基地的鱼将陆续投放市场。其中,望谟基地的鱼将很快产出并投放到市场上来。未来,贵州本土鱼在贵阳市场上的占比将越来越大,鱼价受外界影响的程度将不断地减少,市民将吃上便宜、质量又好的本地鱼。杨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mj/7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