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时英
除夕将近,街头巷尾忙年的气氛浓烈起来。傍晚回家,楼梯过道里弥漫着煨炖肉圆的味道,不擅厨艺的我决定趁着疫情无法去外地照顾孙女的空隙,也加入到忙年的行列,从制作十香菜入手。
小时候过年,很多老镇江人的年菜里必备十香菜,寓意十全十美。奶奶也必定会炒上一大锅,除了送人,家里还会留上一大搪瓷盆,从除夕吃到初十。记得那时,过年因吃多了杂食,我常常闹年饱,不肯吃饭。奶奶就会煮点稀饭,端来十香菜,我必定会香喷喷地将碗里饭菜全部吃完。那个味道永远记忆在我的味蕾中。
年轻时由于忙于工作,觉得做菜浪费时间,没有兴趣学厨艺。虽说老爸也喜欢做美食,但因为做十香菜备料太花时间,奶奶离开我们后,家里就再也没做过十香菜。后来,我的姨娘姨父知道我喜欢十香菜,每年过年时,都会送些给我,我与十香菜得以再续前缘。这几年,姨父已八十多岁,实在忙不动了,十香菜再次与我道别。
今年,我要自己动手做十香菜,说干就干。不会做没关系,现在网络万能,我的手机里装有“下厨房”的“小红书”,还有抖音、微视可以做示范。我综合查询,发现十香菜的食材百花齐放,但主要的咸菜、胡萝卜、金针、木耳、花生、*豆各家都有,其他配料各不相同。除以上配料外,我选择了芹菜、百果、百叶、豆芽。按照网上指导的配料份量比例,我开始了十香菜的处女作。一样样煸炒,最后合拌,生抽、老抽、蚝油一通放,终于出锅了。老公尝了一口说:“你这根本不是十香菜的味。”拿给老爸品尝,他说,你的食材配料有问题,放了芹菜、百果肯定串了味道。我自己尝了一口,承认失败。
我决定登门向姨父拜师学艺。姨娘说:“知道你要来,你姨父口述,我记录,给你准备了一份配料单,这还是姨父的老妈妈当年留下的配方。”我从小见过李奶奶,一位非常能干的大家女主人,她的厨艺特别棒。我接过配料单,上面写着“金针、木耳、咸菜、胡萝卜、*豆、花生、豆芽、百叶、甜酱瓜、嫩姜”以及各自的份量。“就这么简单?”“是啊,简单的食材,简单的做法,却会碰撞出不简单的味道。”姨父说,“咸菜是主料,嫩姜最好选恒顺瓶装的,这是传统十香菜的灵*。汁水,别浪费,可以作调料;甜酱瓜,也必不可少,与嫩姜绝配,是负责出味的重要角色。还有一点,调料就用最简单的恒顺酱油、糖和味精,现代的创新调料千万别放,否则就会破坏传统的味道。”
按图索骥,我开始采购。在王家巷菜场二楼,我找到了粗粗的甜酱瓜。老板娘笑眯眯地说:“是不是准备炒十香菜啊?甜酱瓜——我就这个,季节卖,专门为你们炒十香菜准备的。我们老家也炒十香菜,但没有镇江人讲究,也就没你们的好吃。”恒顺的瓶装嫩姜,龙脑专柜的豆芽、百叶……听说我要做十香菜,对门邻居送来了自己腌制的咸菜,并承诺要多少送多少。刚出缸的咸菜,鲜香无比,泛着嫩*,好邻居的鼓励增强了我必胜的信心。
食材的获得,需要超长的辛苦和耐心。开始择菜、洗菜、切菜,我才知道,为什么现在做十香菜的人越来越少了,这真的是个磨时间的大工程。好在有老爸帮忙,我们边备料,边唠嗑,到也是其乐融融。
开始煸炒单品,各是各的味道,也没觉得特别。当十种菜品混合炒拌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原本自己抱团的咸菜沫、胡萝卜丝、百叶丝和豆芽开始似乎都不愿融入其他食材,但经不住锅铲的搅拌和抖撒,慢慢地,它们互相渗透、融入,让各自的味道发生了新的反应。食物的相逢聚合,如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每一个个体可能很普通,但若融为一体,团结一心,可能就会创造美妙。
终于,记忆中的老味道飘散出来,我的十香菜大功告成。盛上一盘送给姨父品鉴,姨父先闻后尝,竖起大拇指,”——成绩优秀,可以出师!我的十香菜老菜单终于有人传承了!”
十香菜不仅有着美好的寓意和健康的营养,它还承载着连接亲情和友情的功能。小时候,奶奶做好十香菜,都要分送给亲戚和邻里品尝。今天我也要让它的这个功能发扬光大。这两天,我骑着电瓶车走街串巷,家里的所有长辈都收到了我的十香菜。我的这些长辈都已八十开外,自己做不动了,小辈们又不愿花这个时间去忙,我的十香菜让他们穿越时光,从一张张笑脸中我看到了他们心中泛起了温暖的记忆。
对门的邻居收到我回馈的十香菜,开心地说:“这个味道好亲切啊,咸菜换十香菜,太值了!你要再做十香菜,咸菜还是我提供。”
曾经因为我家窗户渗水将楼下邻居的屋顶损坏了,邻居重修屋顶,我要付钱,邻居坚决不收。为此我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当天我将刚出锅的十香菜送过去,女主人开心地收下,尝了一下赞不绝口,并说:“赶紧收好,留着年夜饭再吃!”
从报纸上看到好友巴总做医生的老公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过年都不能回家,我特地送上两碗十香菜。巴总说:“我家老周听说你要来送十香菜,特地关照我,一定要送点给他尝尝。”——没想到小小的十香菜还能慰劳抗疫战士,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或是怀旧,或是留恋童年的味道。十香菜的食材配比,凝聚着先人的智慧,它不仅蕴藏慰藉心灵的密码,更是维系亲情、友情的纽带。它的味道是光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点击分享:
老镇江镇江女婿*
陶玉玲,永远的镇江“二妹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mj/1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