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

日本拉面系列之札幌拉面创始者王文彩


文章转载自日本拉面网

王文彩(生年不详~年),山东籍厨师,曾先后在北京和庙街(原中国领土,年割让给俄罗斯)开餐馆,年在庙街遭遇日俄*事冲突事件,他跟随日本船员经库页岛跑到北海道札幌市避难。

札幌是一个热爱拉面的城市,也有很大包容性,不像豚骨拉面起源地九州地方,在很长时间内顽固地拒绝其他类型拉面,而札幌在年代就有盐味拉面、酱油拉面及味噌拉面同时发展。

札幌的包容还体现在日本拉面名称上,二战之前就已弃用支那面(支那そば)等蔑称,改用ラーメン(ramen,发音和中文拉面相近)。

ラーメン命名者是竹家食堂老板娘。竹家食堂老板大久昌治原是铁路员工,后来成为一名警察,夫妻俩在札幌市北海道大学大门边开了家照相馆,为学生拍证件照,因生意不好,大久夫人就在店内摆上桌椅,经营咖喱饭和日本丼饭(日式盖饭)。

当时北海道大学约有名中国留学生,和来店中国留学生交谈过程中得知他们吃不惯日本饭菜,怀念中国菜的味道,大久夫人苦于生意没起色,便考虑请中国厨师。

就在那段时间,经熟人介绍认识了王文彩,由于王文彩不会日语,通过中国留学生翻译、交流之后,大久夫妇决定聘用王文彩重建中国菜餐厅。

年,餐厅取名竹家食堂正式开业,除了中国菜还提供中国汤面,汤面做法是整只老母鸡与剁成末的猪腿肉熬汤、用盐调味并加酱油着色,手工拉面则加入了用稻草灰加工的碱水,配菜是鸡丝、豌豆、笋干和葱花。

餐厅在王文彩努力之下,吸引了一百多位中国留学生一日三餐来竹家吃饭,留学生大多来自富裕家庭,他们一下课就换上亮丽衣裳到竹家聚集,大久夫妇得以摆脱之前的经营困境,因此他们对王文彩很尊重,也很感激,当时日本厨师月工资大概是5~10日元,王文彩竟破格拿到50日元。

王文彩,背景图是拍摄于年的竹家食堂

慕名而来的日本客人也在增多,他们点餐会使用支那面(支那そば)等蔑称,这让大久夫人很不安,如果得罪了中国留学生和主厨,生意就没法做了。

因此,大久夫人在拉面名称上花了很多心思,一开始叫肉丝面,后来改成柳面或老面,都没能让日本客人改口。由于王文彩出餐的时候都会高喊一声“好啦~”,并把啦字拖成长音,她就根据这长音,创造了新词汇ラーメン,手写并张贴在墙上,引导日本客人用这个名称,不料这次居然叫开了。年日清公司的方便面首次使用ラーメン,随着方便面的行销,ラーメン名称在全日本流传。

竹家食堂当年使用的面碗

高工资让王文彩快速积累了一笔钱,年,他决定离开竹家食堂,到小樽自己开店,这是王文彩最后一次创业,但以失败告终。重新回到札幌,王文彩再没找到适合的工作,年在札幌抑郁而死,而此时拉面在札幌已经相当普及。

王文彩之后,很多中国厨师听闻竹家食堂高工资而来札幌,仅神户一地就来了十几位;王文彩的继任者李宏业、李绘堂为竹家食堂开发了更适合日本人口味的酱油拉面。

另有一位影响力比较大的华人厨师,是年从大阪到札幌的王万世,他们都是战前札幌拉面的奠基者。

由于王文彩率先在札幌推出拉面,引领了盐味拉面在札幌的发祥,被业界誉为札幌拉面创始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nj/12347.html


冀ICP备2021024884号-8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