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461259.html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散茶和饼茶,是白茶中的一对姐妹花。
花开并蒂,总是特别美好。
散茶和饼茶,因工艺的细微差距,亦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个性。
年 个工作日,村姑陈便泡了年的五彩贡眉。
一款,是散茶。
以枝大叶阔,蓬松自然的形态,陈化了两年零四个月,逼近老白茶。
时节如流,岁月不居。
散茶经过两年多的陈化,清新爽利,风格明朗欢快,既有新茶的新,又有老茶的老,是一款综合型的白茶。
药香、花香、陈香、花香等香气交织。既有清新,又有沉郁。
另一款,是饼茶。
饼茶,一改蓬松的体态,外形稍稍收敛。
同样,以圆润的模样陈化了两年零四个月,五彩贡眉饼茶,香气更成熟些,饼茶是竹叶香、粽叶香、甜花香。饼茶汤感丰腴,饱满多汁。
散茶饼茶,风华万千。
散茶活泼灵动。饼茶成熟稳重。
《2》
说到散茶与饼茶,想起前些日子,有个茶友问了个问题。
“不论散茶还是饼茶,白茶有生与熟之分吗?”
看到茶友的留言, 反应便是——这位朋友,一定是很忠实的普洱茶粉。
普洱茶,才有生熟之分。
普洱茶里头的生茶,并不是说它是生的,没有煮熟。
同理,熟茶,并不是指加热到成熟状态的茶。
划分普洱茶属于生茶,还是熟茶,主要是根据茶叶是否有“渥堆”这一道工序。
渥堆,从某百科上就能看到介绍。
稍显官方的说法: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通常在70CM左右)后洒水,上覆麻布,促进茶叶酵素作用的进行,使之在湿热作用下发酵24小时左右,待茶叶转化到一定的程度后,再摊开来晾干。
提炼渥堆的概念,就是要利用湿热的环境,让茶叶发酵。在茶叶发酵的过程中,会有一系列很微妙的化学变化。茶叶当中的涩味物质消失,色素被氧化,从而让外观变黑,汤色变红。
发酵过后,普洱茶就从晒青绿茶的身份,变成了熟茶。
故而,喜欢喝普洱茶的茶友,才会有生茶与熟茶的说法。
但是,白茶当中,是没有生茶与熟茶的说法。
白茶与普洱茶,有着截然不同的制作工艺。
《3》
白茶的加工工艺,主要是萎凋与干燥。
萎凋,同样能在某百科上看到定义: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均匀摊放,使适度促进鲜叶酶的活性,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使茎、叶萎蔫,色泽暗绿,青草气散失。
对应白茶的萎凋,也是一系列的失水,以及蛋白酶的水解等。
在萎凋的过程中,原本饱满多汁,看起来油润的茶青,逐渐变得干瘪,同时翠绿色也逐渐变深,变为深绿色。
白茶茶青,在失水的过程当中,还会散发出各类香气。
香气白牡丹和春寿眉的茶青,在萎凋过程中,会散发出类似兰花的香气。
萎凋的过程,并不会破坏白茶的原有形态。
不像普洱茶、武夷岩茶、红茶,它们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揉捻,炒青等工序,促使茶叶发酵。
没有对茶叶形态进行过多的干预,这才保留了白茶与自然最直接的联系。
干燥,是在萎凋的基础上,利用外界的温度,进行烘干。
茶为君,火为臣。
利用文火烘干的形式,将白茶中残余的水分,进一步烘干。
将茶叶的含水量,控制在8.5%左右(克茶叶,水的重量为8.5克。)
经过萎凋与干燥,白茶的加工环节,也就告一段落了。
与普洱茶相比,白茶完全没有经过渥堆的工艺,自然也就没有生茶与熟茶的划分。
《4》
行文至此,有茶友可能要问到白茶的饼茶。
白茶的饼茶,算不算熟茶呢?
当然不算。
我们先简单了解,白茶饼,是怎么得来的。
饼茶,它是在散茶的形态基础上,经过压饼工艺,然后得到的。
白茶的压饼工艺,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白茶的压饼,要经过蒸软、包揉、压制定型、烘干等制茶工序。
蒸软,是让白茶从干燥、酥脆的散茶形态,变得稍微柔软些。
利用水蒸气的作用,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让茶叶变软。要是直接用干燥的散茶压饼,叶片容易破碎,影响之后的茶叶品质。比如,叶片较多破碎的茶饼,在冲泡时,会增加冲泡难度,茶味易苦。
原本鲜爽感十足的白茶,结果被苦味拉低分数,未免太过可惜。
包揉,是将蒸软过后的白茶,装进棉布袋里,稍微地包揉,让散茶初步具备形状。
包揉,力道要拿捏好分寸,太轻,无法将茶叶包揉成型。太重,叶片形态被大量破坏。
唯有力度到位,才能做出一饼好茶。
经过包揉,白茶叶片中的部分细胞,发生了破壁分解,包含着茶多糖、果胶物的细胞液流出。
形成天然的粘附剂,将白茶叶片紧紧的包裹着,可以让白茶饼茶的形态得以定型。
这个时候,就要压饼。
压饼,看似简单,放进模具里就行。
事实上,压饼并不容易。
白茶压饼,在压制定型过程中,压得薄厚、用力的大小、压制的时长等等,都需要经过人工,在细心调节。
只有压制的松紧到位,白茶才能更顺畅的陈化。
如果压制的太紧,茶饼不仅撬不开,容易撬碎,还不利于白茶的陈化。
像是铁饼一样的茶,并没有人喜欢。
如果压的太松,叶片容易掉落,到失去了压饼的意义。
一个环节,就是烘干。
将白茶饼茶烘干,是不能操之过急的,火候需要掌握好。
同样,要用到文火慢烘,将水分逐步蒸发,从而做出一饼含水量达标,适合长期保存的白茶饼。
看白茶饼的制作过程,它同样不需要渥堆。
茶叶,只是在散茶的形态基础上,有小范围的细胞壁破裂。
白茶饼茶,整体的香气、滋味上,并没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不像普洱茶,生茶与熟茶之间,香气、滋味表现,差别不止一星半点。
《5》
为什么有人关心,白茶有没有生茶熟茶的差别?
这其实,是一些有经验的喝茶者,犯的一个意识错误。
先入为主,会将之前的喝茶经验,代入新的茶叶领域。
比如,之前就遇到过喝岩茶的朋友,觉得白茶是太清淡的,不像岩茶那么有劲道,有风骨。
这其实就是一大错误。
喝岩茶,是讲究岩骨,说花香。
但是喝白茶的 个要点,是感受白茶的鲜爽。其次是喝香气。其三是喝淳厚度,淳和感。 是看茶是否爽口。
如果没有用对标准喝茶,无异于是缘木求鱼。
明明是要感受鲜爽感的白茶,我们却一昧的要求它有岩骨,这不是贻笑大方吗?
喝白茶,不能用岩茶的标准去衡量它。
同样,也别用普洱茶的概念去定义它。
白茶,它有散茶和饼茶的概念,但没有生茶和熟茶的概念。
生茶与熟茶,这是普洱茶专有!
《6》
喝茶,我们可以套用之前的经验。但却不能作为喝茶的全部参考。
不论您之前是喝过红茶、岩茶还是普洱茶、绿茶,在学习喝白茶时,都要明确一个道理:不可盲目套用喝茶理论。
每一款茶,它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都有品质好坏的衡量标准。
比如,喝白茶时,就没有生茶和熟茶的说法。
若是一昧要区分生茶与熟茶,这是南辕北辙的做法!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ly/1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