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90611/7208841.html从小到大,我是全家唯一喝茶的人。
我的喝茶史,从高三毕业那年开始。
初恋的男友寄来一包茶叶,极简易的绿色塑料袋上,印着云雾缭绕的山峰,“绿茶毛峰”几个字下面,还有更小的“信阳毛尖”。
那个夏天,百无聊赖。读书读的倦时,我拆开袋子,用白瓷茶杯泡了一杯茶,一股清香萦绕鼻翼,闷热的夏天,感到一丝清明,难怪人说“一杯永日醒双眼”。
渐渐成瘾,养成喝茶的习惯。
慢慢喝的多了,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一些茶的品鉴。红、黑、白、绿几个茶属中,独爱绿茶。绿茶中,又有分别:龙井高贵,有豆腥气;碧螺春和信阳毛尖偏嫩,可闻青草味;峨眉竹叶青,也是上品,味略偏苦甘。
而我偏爱的茶,除了予我味觉与感官的愉悦,还源于茶背后的故事。
那年春天,我们在成都游玩了几天,又坐火车去了青城山。
早就听闻青城山是道教名山,不巧的是,那天阴雨绵绵,时断时续,青城山笼罩在一片氤氲的雾气中。半山有街,是游山必经之路,虽无可喜之物,逛逛走走,只当休闲慢游。越往上走,路越陡,竹色苍翠,幽雾弥漫,恍然有漫步在仙境的喜悦。
路边稀稀落落摆着卖山货的小摊核桃、蜂蜜、中国结、古旧器物,我不以为然。忽看到右手边有一摊主坐在小板凳上,看样子有六十多岁,脸色仓黑,沟壑纵横,好似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中人。他没有看过往游客,只是全神贯注地看着自己面前的摊子。
“摊子”只是一张一米见方的塑料布,隐约可见“XX饲料“的红字,铺在地上,上面摆着三个购物常见的塑料袋,还有三个茶杯大小的玻璃瓶,瓶子里却是刚刚冲的茶,嫩绿的芽叶在水的浸泡下,齐刷刷地沉底,慢慢舒展,复又翻转身来,叶尖渐渐朝上,“开缄数片浅含*”,那水也就由白浸出鹅*来,有一丝丝清香飘出瓶口。
自从恋上喝茶,只要见到茶,总是忍不住看看,闻闻,遇到好的卖家,还能品品。
我走过去蹲在摊位前,只见袋中茶叶,条索紧致,芽形扁平如新月,静静躺倒平摊在袋子里,一股淡淡的竹香,好像行走山间的翠衣女子,安婉恬静。
“大爷,这是什么茶?”我好奇问,“竹叶青吗?”
老大爷绽开笑容,连连摆手:“不是,不是,没那么高级,是我自己炒的野茶。”
野茶,我最喜欢野茶。而实际上遇到很多冠以“野茶”之名的,其实是卖高价的普通茶。
他用苍老黧黑的手捏起一撮叶片,摊平在左掌心,递到我眼前:“自己炒的,你闻闻怎么样?”
这茶形状扁平,叶尖尖细,真像竹叶,却又有如重剑的分量,片片匀整、干净,色泽嫩绿油润;闻起来有竹露香气。
瓶中嫩绿的芽叶与水相遇,芽尖朝上,慢慢地悬浮,宛如身姿婀娜的舞者,又仿佛入境一片苍翠的竹林,携一缕带着竹香的清风,在群山飞舞。
我端起杯子,清竹之气扑面而来,沁入心田,倒入纸杯抿一口,这股清香如茶墨渲染在宣纸上一般,从舌尖漫开,让我每一个细胞都喜悦的张开,每一个毛孔都舒畅。
见我品尝,他说:“这茶是我自己炒,也是我自己喝的,只有这么多。”我看看袋子,不过半斤左右的样子,就全收了。
回到宾馆,早起,兴致勃勃地泡上一杯,捧书细读,轻嗅茶香,沐浴在清晨的竹林中,好像在掬饮一汪甘泉。
想起周作人,“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难觅瓦屋纸窗,素陶茶具,我心中自有山涧溪流,竹林来风,也颇清雅。
佛讲“缘分”,道讲“造化”。缘起造化生的那一刻,需不早不晚。好茶之遇,实属偶然。
过了两年,医院一次病友会的会场,茶歇时我居然闻到了一缕熟悉的茶香,寻味而去,一溜桌子围挡处,一个20岁左右的女孩,正手执玻璃茶壶,向一个个纸杯里倒茶,那淡淡的*绿色流进杯中,好像雨后竹叶上的露滴,香气郁郁地飘散在身旁。
我急切地问:“这是什么茶?”
正在分茶的姑娘头也没抬:“青城山绿茶。”
“哪里买的?”
“是我带来的。我家自家种的。”姑娘简短地说完,就又去倒水煮茶。
青城山绿茶。
我想起自己在青城山上买到的“野茶”,跟那个香气真像啊!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我忍不住追问:“请问,你带了多少?能不能卖给我一些?”
“好呀好呀,我就是带着来卖的,但是不多。我家树也不多。”女孩很高兴地从身后拉过自己的行李箱,打开,拿出三个纸盒子,“你要哪种?这是三个等级的,一级二级三级,价格不一样。”她边说边指着手边的盒子。
我好像又看到了那个“野茶”,一样扁平光滑的叶片,像嫩绿的竹叶,叶片上隐隐有一层白色的毫毛,这是新茶。
“这是不是你爷爷炒的茶?”我问。
“你咋个晓得?”女孩一着急,成都话冒出来了。
我怎么晓得?我又知道什么?我并不知道老人的姓名,也无从验证老人的样貌。青城山上,那么多的茶农,一样的茶树,应该会炒出一样味道的绿茶吧?
我笑笑:“瞎猜的。我买一斤吧。”
不管是谁炒的,于无涯世界中,遇到相似的味道,相像的好茶,还是据为己有方大快人心。
一杯清茶,淡淡绿绿,郁郁菲菲,执杯在手,闻香赏色辨味,想起鲁迅先生说:“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
清晨,把嫩绿的叶子一片一片轻轻投入杯底,冲入开水,静观那片片芽叶随水激荡,浮上来,又沉下去,然后立在杯底。静候一缕竹香,飘出茶杯,随空气弥散,飘逸在房间,整个世界随之清新起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jj/1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