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颜有趣的鱼儿—宽鳍鱲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前总是不以为然,然而自从参加水生调查工作半年以来,在一次次野外调查,一次次大开眼界后,最终不禁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美妙与和谐。其中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 次亲眼见到“水中精灵—宽鳍鱲”
与宽鳍鱲的不解之缘还要从大学的时候说起,有一次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忽然一本书的封面图片吸引了我。这本书是张志钢、阳正盟与*凯老师的著作,书名是《中国原生鱼》 辑,封面底部画了一条色彩斑斓,十分漂亮的小鱼,我像发现新大陆一般沉迷于书中,不知不觉竟看了小半天,心里不禁想到“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鱼类呢,要是有一天能亲眼看到就好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六月份的时候,和公司水生调查人员一起参加了重庆12条河流的生态调查。
当时我们是在酉阳进行调查,六月的天,骄阳似火,尤其是三大火炉之一的重庆,更是让我们体会了其无限的热情。我们顺着调查点位找到了一处河流浅滩,这里底质以砂砾石为主,水流稍显湍急,下游处还有一群水鸭正在水中嘻嘻玩闹。像这样的生境,尤其适合用撒网的形式调查,正好负责捕捞的工作人员带好了相关的工具。果不一会,捕捞师傅带着小半鱼篓的收获向我们招手走来,鱼篓里大多都是白条,银鮈,华鳈等鱼类,忽然几条色彩鲜艳的小鱼闯入了我的眼帘,我惊地“啊”地一声叫了出来,这不就是我一直憧憬能够亲眼见到的宽鳍鱲吗。我像宝贝似的拿起一个在手上仔细地端详着,看这呆呆的脑袋,舒展的鳍条,色彩斑斓的外表,想象着它无忧无虑在水里游来游去,真的是十分漂亮、十分可爱。
在同事的提醒下,我才恍然醒来,赶紧一一拍摄测量,然后放生。看着它们活蹦乱跳地在水中渐行渐远,心里既兴奋,同时也有一丝不舍。
(重庆野外调查捕获陈志明拍摄)
(宽鳍鱲钟光镨拍摄)
说了这么久,那宽鳍鱲究竟是什么鱼呢?宽鳍鱲(Zaccoplatypus)是鲤科鱲属的鱼类,又名桃花鱼、双尾鱼、红车公、红翅子。因其臀鳍部位的鳍条很宽长而得名,身体长而侧扁,头部比较短,体色十分鲜艳,尤其是繁殖期的时候,且呈现块状分布。一般个体长约14厘米, 个体可长达20厘米。
在我国,宽鳍鱲的分布十分广泛,黑龙江、*河、长江、珠江、澜沧江及东部沿海各溪流都有其身影,尤其喜欢在山间有溪流的地方生活。它们以浮游类生物为食,同时兼食一些藻类、小鱼及水底的腐植物质。
宽鳍鱲不仅在江河里很常见,其美丽的外观也吸引了众多鱼类养殖爱好者的目光。我认识一位朋友就特别喜欢在鱼缸中喂养各色各样的鱼类,有各色的金鱼、棒花鱼、虾虎鱼、鳑鲏、宽鳍鱲等等,当然还有一些我也叫不上名字的鱼类。隔着透明玻璃,看着这些活泼的小家伙在里面自由地追逐,嬉戏,何尝也不是一种闲情逸致。
(宽鳍鱲高清图)
不过话说回来,宽鳍鱲长得是端庄美丽,其实性情还是挺凶猛的,平时也会摄取小鱼等肉类食物,喜欢追逐发光发亮的东西,追上就是一口吞。因为这个习性,有许多钓鱼的朋友不用鱼饵,用路亚加亮片的方式来垂钓宽鳍鱲,也是特别地有趣。
有些鱼类繁殖期都会伴随有变色的行为,宽鳍鱲也是如此。宽鳍鱲的繁殖期一般是4-6月,发色的雄性宽鳍鱲(雌性发色稍微暗淡)、头部布满珠星、体侧为金属蓝绿色、各鳍呈现出鲜艳的橙红色。有同事告诉我头部布满珠星是为了方便打斗,争夺异性,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是看到这个满头包的样子确实是太逗了。
另外说到宽鳍鱲,不得不说还有一种鱼和它非常地相似,那就是马口鱼。
(马口鱼钟慧琪拍摄)
(马口鱼钟慧琪拍摄)
(垂钓马口鱼)
二者都有着扁长的身形,大小差不多,臀鳍都比较长,身体上色彩相近。而且不仅仅是外表上不太容易区分,从地理分布,生活习性方面也是极其的相似。两种鱼经常群集在一起,栖息在水流比较急的浅滩之中。对于较少接触鱼类的人来说,真的是傻傻分不清楚。
那么二者究竟有哪些区别呢?首先从学术分类上来说,宽鳍鱲是鲤科鱲属的鱼类,而马口鱼是鲤科马口鱼属的鱼类。以成年鱼来说,马口比宽鳍鱲要大。笔者见过 的马口有一斤多,而宽鳍鱲一般都只有三两左右。其次,就是二者的嘴部特征有明显的区别,我们也可以用此特征来区分它们。马口鱼顾名思义,嘴巴上下凹凸吻合,而且嘴巴巨大,像马蹄的形状。而宽鳍鱲的嘴部是比较平整的,而且也没有马口鱼那么大。懂得这一点,大家只要稍微注意就基本能够准确地区分两种鱼类。 ,马口鱼在身体色彩上是没有办法和宽鳍鱲相媲美的。一般而言,马口鱼只会在繁殖期的时候色彩才会比较鲜艳,但是却还是达不到宽鳍鱲这般的艳丽。
好啦,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大家有没有喜欢上这个“有颜有趣”的鱼类呢?
扫码或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fz/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