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

杂文山中采药记


小时侯,我经常跟着爷爷去山里采药。爷爷是个“药草通”,一年四季在大山里转悠,对山里的药草了如指掌,情有独钟。

那年夏天,爷爷背起背篓,叫上我,带着猎狗“阿*”。爷爷说,走,我们去横冲采药材,挖人参。

爷爷所说的横冲,地处鄂西北大山深处,位于保康县中部,荆山山脉中段望佛山山脊,平均海拔米,最高峰米,是襄阳市第一峰。

我们天不亮就出发,爷爷背篓里放着锄头绳索十字镐,还有一把砍刀,手里提着“马灯”。我们一会儿爬山,一会儿淌河,在弯弯曲曲、峰峦叠嶂的林海里穿行。爷爷一会儿拉我一把,一会儿牵我一手,生怕我磕碰摔跤。“阿*”一会儿跑前,一会儿窜后,跟着我们爷儿俩身前身后撒欢。

爷爷一边走,一边给我讲葫芦娃的故事。爷爷说,从前有一位老爷爷在葫芦山上采药,无意中进入了一个山洞,在洞中他救下一只穿山甲。穿山甲告诉老爷爷自己不小心穿破葫芦山,放走了蛇蝎二妖,从此百姓遭难。穿山甲帮助老爷爷取出了能降妖伏魔的宝葫芦籽,老爷爷种出了红橙*绿青蓝紫七个大葫芦,七个葫芦成熟了,相继落地变成七个男孩,他们联合起来,终于打败妖精,把蛇蝎二妖收进宝葫芦里。

听着葫芦娃的故事,不知不觉天亮了。爷爷说,到了,这儿就是荆山中段的横冲。这里地处荆山之巅,群峰竞秀,水清谷幽,植被丰富,森林茂密,有很多天然中药草,有的药草还通灵性,特别是野人参,是可遇不可求的灵物。

晨曦初露,树丛间散落着斑斑点点的阳光。一只灰黑的小松鼠在树枝间欢快地跳跃着,我跟在爷爷身后兴奋地四处张望,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

周围全是密密麻麻的柞树,树上刚刚抽出来的嫩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偶尔可见地上散落的陈年橡子壳。我最喜欢柞树叶子的气味,有股竹子的清香。小时候家里大人上山采摘大而嫩的柞树叶,洗干净后,取一片片包上调好佐料的棒子面在锅里蒸,又清香又有嚼头,叫做“玻璃叶饼子”,那时觉得世上再没有比这饼子好吃的东西了。

“爷爷,快看,猴头!”我指着一颗粗大的柞树说,柞树离地四五米的树干上长着一个毛茸茸的*色桃形菌,我欢喜地跑过去。爷爷快步走过来从地上捡起一根长树枝,去掉枝叶,将帽子摘下来一端绑在树梢上,举着树枝够到猴头下面,那帽檐正好盖住猴头,用力往下一拉,猴头叽里咕噜掉下来,我赶紧去捡。爷爷绕到树后,那里还有一个猴头,他照样把猴头勾下来。

“这猴头都是对称生的,一边有另一边肯定也有。”爷爷嘿嘿笑了。装好猴头,我们继续向树林深处走。

“爷爷,这个是啥呀?”我指着一个小拇指般大小像气球一样包着气的紫色花骨朵问,拿手一捏花骨朵爆了,瘪下来。

“这是桔梗,也叫白药、包袱花、铃铛花,能当药材的是地下白嫩嫩的根,专治咳嗽和嗓子疼的,咱山里人常挖它腌咸菜吃,脆生生的,那才好吃呢。”爷爷逗着我,细心给我讲。我仔细听了,觉得爷爷真了不起,这山里没有他不知道的东西。

“这个是*芩,清火的,地下的*根能卖钱。你看,这茎上一串串的紫花,晒干了冬天当茶叶喝最清火,咱家柜子里还有一包呢。甸子里的金莲花是最好的花茶,得功夫了爷爷领你去采。这个是*参……”

一路上,凡是见到药草,爷爷便停下来,一一教我认识。“爷爷,咱这大荆山之上,还有这横冲大山里,有多少样药草啊?”

“那可老多了!咱这莽莽荆山山脉之中的大横冲,最是大方,你要是爱它敬它,它啥都舍得给你!可谁要是伤它不把它当回事,它啥都不给你还叫你遇见最可怕的豺狼、虎豹、狗熊、野猪、山*、马蜂,啥吓人叫你遇见啥!你害怕不?”我张大眼睛不敢相信,心里想着我一定要做一个爱山敬山的人。

上古时候,植物和杂草,药物和百花混杂,人们并不知道哪种可以食用,哪种又可以治病神农尝百草后发现了五谷,也发现了药材,采药人晓以药理,施药救人。造物的神奇与人类的智慧,赋予了采药人的神秘与传奇。我爷爷就是这么一个尝草辨药、采药为生的神秘而又传奇的人。

清晨时分,太阳初升,我们来到了一片广袤的森林。斑鸠、鹧鸪、猫头鹰、蟒蛇……种类繁多的动物,时不时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爷爷告诉我,撞到这些动物,有危险的,我们就绕道走;没有危险的,我们也不要理睬它。

危险越大,收获越丰,深山中危险的指数很高,平时难得一见的药草也多了起来。爷爷和我有条不紊地把这些药草挖起来,放进背后的竹篓中,也小心翼翼地警惕着附近的动静。

“咿呀!那儿好像有一株人参?”又挖起一株药草放进背篓里的爷爷,用衣袖擦拭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可就在这个时候,爷爷发现前面一块小小的空地上,有一株植物的样子很像人参。对于一般的中药草,爷爷已经熟悉透了,爷爷从小就在山里挖药草,不止一次挖到过野人参,早已经对人参了如指掌,只要在大山中发现人参,自信自己能够辨认出来。

人参有“百草之王”之称,别名又叫*参、棒槌、血参、人衔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荫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爷爷告诉我,人参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一年生植株茎顶只有一叶,叶具三小叶,俗名“三花”;二年生茎仍只一叶,但具5小叶,叫“巴掌”;三年生者具有二个对生的5小叶的复叶,叫“二甲子”;四年生者增至3个轮生复叶,叫“灯台子”;五年生者增至4个轮生复叶,叫“四匹叶”;六年生者茎顶有5个轮生复叶,叫“五匹叶”。人参夏季开花,人参浆果扁圆形,成熟时鲜红色,内有两粒半圆形种子。

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株植物,走近仔细一看,茎顶有五匹叶,是一株成年人参。我们喜出望外,心里很激动,这可是上年份的野人参,药用价值很高,经济价格肯定不菲,只要把这株人参挖回去,无论是给爷爷用,还是拿出去卖,都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

看着眼前的这株人参,爷爷没有迟疑,立刻拿出工具开始挖掘。中午的太阳虽然猛烈,但身处森林中的我们,太阳的光辉没有多少直射照到身上。不过,匍匐在地挖掘人参的爷爷,还是感觉异常闷热,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细密的汗珠渗透了衣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呼——”,大约经过半个小时的苦心挖掘,爷爷终于把这株人参完好无损地挖了起来,并且用一块“羊肚毛巾”,轻轻包裹好放进了背后的竹篓里,这才呼出一口长长的气息,放松紧张的心情。

那天,我们满载而归。回家路上,明媚的阳光,洒满林间小路。“阿*”一路欢喜跳跃,撒欢地跑着,远远地为我们带路。

横冲是中华腹地的一座绿色宝库,不仅有连片野生紫斑牡丹,还蕴藏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有*连、当归、*参、苍术、独活等数十种天然药材,20世纪50年代,保康县便在这里兴建了药材场,以生产*连、三七、麦冬、柴胡、白芨、猪苓、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为主,兼营生漆、杜仲、木耳、香菇、天麻等土特产,商品远销海内外,久负盛名。

横冲采药,记忆犹新。爷爷虽然已经仙逝数十年了,但爷爷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的脑际萦回。对爷爷的思念,常常使我陷入回忆。小时候,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我们的童年,大多是在一碗碗褐色药汤里度过的。爷爷的药材背篓,还有药罐里冒出的中药草的袅袅烟雾,以及不断舔舐着罐底的蓝色火苗,都一一定格在时光碎片里。

记忆中,爷爷的背篓里,总是有不断从大山里采回来的各种各样的中药草,还有用中药草从县城里换回家的米面酱醋茶以及我爱吃的油条糖果,更有我喜爱的玩具和笔研纸墨小人书。

在时间沧桑的河流里,我们总会忘却和铭记一些或近或远的回忆。镌刻在我的记忆里的那个夏天,以及大山林海里的采药奇遇,还有爷爷的背篓,装满了我的童年回忆,日久弥新,拙笔记之,以慰灵*。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fz/11811.html


冀ICP备2021024884号-8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