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陶瀛在被日医院手术室前留影
素来不爱照相的谢陶瀛,执意要用黑白菲林记下这个场景:医院手术室的断壁残垣间,上身光着膀子,裤脚卷得老高,缠满绷带的右胳膊吊在胸前……
就在一天前,他刚从身后那栋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建筑中死里逃生。
年5月1日,伴随着凄厉的防空警报,18架日机呼啸而至,人们四下惊散,躲避空袭。
谢陶瀛没有跑,因为手术台上还躺着他的病人。
在满城爆炸的气浪和建筑物的倒塌声中,谢陶瀛镇定地开刀、清创、止血、缝合……正当他完成手术,与护士和工友们一道抬着病人匆忙撤离手术室的时候,两枚炸弹从天而降,四名护士当场炸死,谢陶瀛被埋在瓦砾中,人们将他刨了出来,万幸,仅是右臂骨折。
几天后,照片洗了出来,谢陶瀛在背面写上一行字:“幸而不死,报仇雪耻的责任更大。”
谢陶瀛,湖南湘潭人,年生,年以 名的成绩考入湘雅,年湘雅第十期毕业,获湘雅医科大学毕业证书和美国康涅狄克州医学博士学位。
求学湘雅的中国外科新秀
年的湘雅医学院校园
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12日南京沦陷,医院院长、 外医院一路西迁,曾驻足于长沙城北的麻园岭。医院主持外科手术,正在此任职的谢陶瀛非常敬仰沈克非的人格魅力和高超医术,沈克非也十分欣赏这位勤奋好学的年轻人,两人时有交集。
年8月,武汉会战爆发,长沙城危在旦夕,湘雅医学院被迫西迁,医院全体留守长沙。11月,武汉、临湘、岳阳相继失守,日*的铁蹄逼近长沙,守*奉行“焦土抗战”,一把“文夕大火”把长沙城烧成了灰烬,医院解散。谢陶瀛历经苦难,流亡至山城贵阳。医院院长的沈克非收留了这位流亡青年,医院任总住院医师,同时在稍早前西迁贵阳的湘雅医学院兼任外科学讲师。
谢陶瀛(前排右一)于湘雅毕业时与同学的合影
求学湘雅时打下的扎实功底,加上当时中国最 的外科大夫沈克非的耳提面命、言传身教,年仅30的谢陶瀛迅速成长,医术精进。其间,他曾与沈克非一起,为大名鼎鼎的“少帅”张学良将*实施过阑尾穿孔救治手术,还独立主刀为一代枭雄杜月笙做过胆囊摘除手术。平日里,他诊疗、抢救的抗战将士和平民百姓更是不计其数。这一切,为他日后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做好了扎实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准备。
抛妻别子的战地白衣**
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太平洋战场上,随着麦克·阿瑟将*撤离菲律宾,盟*在东南亚节节败退。日*锋芒直指缅甸,妄图掐断中国抗日战争仅存的“国际救援大动脉”——滇缅公路,英国在二战期间输出资源最多的殖民地——印度,也受到直接威胁。年12月23日,中英签订“共同防御滇缅公路协定”,结成*事同盟。一支由10万精锐组成的中国远征*于年3月开赴缅甸,与日*作战。
这支战略力量的医疗保障任务,落在了已是卫生署副署长、负责滇缅抗战医疗事务的沈克非肩上。尽医院,但异国作战,空前惨烈,救护力量明显不足,他随即迅速组建了六支卫生署手术队赴缅增援。
对于这六支手术队的总领队,沈克非心中早已有了人选——中国外科新秀谢陶瀛。年富力强,思维缜密,系统的湘雅医学训练和娴熟的英文,使他足以胜任战场救护的一切并能与盟*顺畅地沟通,而这些年的临床历练,已将他打磨成中国外科的一把好刀。
手术队出征前在贵阳云图关的合影,前排右四为谢陶瀛
其实,滇西缅北对谢陶瀛来说并不陌生。年4月-6月,他就以组长身份,带领“卫生署特派赴缅手术组医师”到云南楚雄完成过阶段性的防疫任务。此次再度出征,在他看来,是精忠报国的机会,也是那张照片背面“报仇雪耻”之责任。
年11月7日,谢陶瀛告别爱妻和刚满周岁的儿子,率领统称为“中华红十字会救护总队 到第六手术队”全体队员,经昆明抵达滇缅前线。
浴血滇缅的野战救护领队
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在年11月出版的《救护通讯》第二、第三期报道:“卫生署派遣手术六队,志愿参加远征*救护,番号并派定主管人员如次:领队,谢陶瀛医师……”“指定工作地点如次: 、第二手术队设滇属文山,第三手术队设滇属砚山,第四、第五、第六手术队分设镇康及顺宁。”
作为整个战区战场救护级别 的卫生署手术队,大多时候都是随部队师级建制推进,救治的伤员也都是用汽车和飞机运来,必须马上手术治疗的抗日将士,行动方向、手术救护地点,随各阶段战事的变化而不断变更。
正在行*的中国远征*
谢陶瀛在缅甸的一年,正是松山、腾冲、龙陵三大战役最残酷的阶段。在这次被称为“人肉碾子”的大反攻中,20万远征*与数万日*殊死拼杀,中日伤亡比例为6:1。据《救护通讯》发布的医疗统计显示:年,外科手术14,例,骨折复位例,敷伤,例/次;4年,外科手术15,例,骨折复位例,敷伤1,,例/次。
松山滚龙坡阵地前的中国*队
手术队在滇缅战场的工作,谢陶瀛曾于5年在《公医》杂志发表《卫生署手术切除缝合队在滇西》向国民报告,但今已无从检索,而 手术队队长严仁华的回忆,向我们呈现了更多真实细节:“医院,都设在距前线较近的地带,目的是使伤兵便于创愈再战……每队都拥有一个或两个压力消*蒸锅、一架显微镜、血压测量仪和全套能够开腹和截肢的外科器械,美*随时供应的磺胺药类、石膏、绷带、胶布、消*的纱布、棉花和酒精,用之不竭……敌*围攻松山,坡前伤兵的营幕密密地排扎足有两百多个,轻重伤官兵在人以上……我们从早到晚,忙于开刀、换药和包扎,还有时燃着油灯做手术,直到深夜。一批伤愈出院了,一批又抬下来了。我们整整忙了四个月,百分之八十的受伤官兵都重返火线。”
为感谢手术队在滇缅大反攻中作出的卓绝贡献,孙立人将*特遣人将缴获的两面日本*旗作为战利品送给了谢陶瀛。
中美士兵联合展示在战斗中缴获的日*太阳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谢陶瀛先后任医院外科主任、副院长,医院外科主任,在国内最早开展深低温麻醉心内直视手术,是湘雅胸心外科的奠基人。年10月2日,谢陶瀛去世。遵遗嘱,家人将其遗体捐献给湘雅医学院解剖,供后人医学教学研究之用。
各位客官
惠然之顾,点波白脉软膏的零售市场价格多少元皮肤病治疗 的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nj/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