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那些奔涌的信号到底有什么意义?大脑的物质让我们对什么事物产生兴趣?这些联系起来的神经元所建立的网络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我们人生所有的体验都集中在这个网络之中?人睡眠期间出现的德尔塔波低于4赫兹;人放松且平静时出现的阿尔法波8~13赫兹;思考活跃、解决问题时可见到的贝塔波13~38赫兹;与睡眠、深度放松和视觉想象相关的西塔波47赫兹;与推进和计划等专注的精神活动相关的伽马波39~赫兹,我们整体的大脑活动是所有这些不同频率的组合。
人类大脑的三分之一专门用来承担视觉任务,把纯粹的光子变成各种各样我们喜欢或者是讨厌的东西,视觉系统并不像是摄像头,看并不像取下镜头盖那么简单,想要获得视觉,不仅仅只需要一双能正常运作的眼睛,它是由数十亿个神经元合作演奏的一支复杂的交响曲。
视觉需要经过不断的训练,进入大脑的信号才能被理解,需要交叉参考许多信息,大脑才可以阐释数据的含义,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不能通过外部反馈梳理感官信息的含义,那么从理论上他永远都不具备看的能力,而且每个人看到的的世界也不同,正常人的眼睛里面有三种视锥细胞,缺乏视锥细胞的人看到的是黑白世界,但是极少数的女性会有四种视锥细胞,这能使她们眼中的世界色彩更加丰富。
大脑并不真正关心输入的细节,它只专注于弄清楚该怎样有效地在世界里行动,得到它需要的东西,大脑所呈现出的现实是延时版的,只有当感官收集了所有的信息,大脑才能构建出发生的故事,这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结果,就是我们总是活在过去,等你感知到事情发生的时候,实际事发的那个瞬间早已不复存在,因此我们的意识觉知滞后于物理世界,我们所体验到的“看”只是在较小程度上取决于进入眼睛的光,更多的是取决于脑子里面已经有的东西,远在大脑接收来自眼睛和其他感官的信息之前,它就已经自己生成现实,这一现实叫做内部模型,而丘脑只报告眼睛所见跟大脑内部模型的预测之间存在的区别。
当电磁辐射接触到物体时,人的眼睛捕捉到了它的部分反射,我们可以区分上百万种的波长组合,但这些波长组合只在我们的大脑里才会变成颜色,颜色是对波长的阐释,只存在于大脑内部,而这里所说的波长仅限于可见光,也就是从红色到紫色的波段,仅占到电磁波谱的十万亿分之一。
蜱虫检测到的信号是温度和体味,蝙蝠检测到的是空气压缩波的回波定位,线翎电鳗检测到的是电场干扰的世界。没有哪种生物能体验到真实的客观现实,只能感知自己能够感知的现实。
因为现实的世界里没有颜色、没有声音、没有气味,真实的世界不产生这些感觉,我们的感觉是大脑靠自己的功能照亮了的世界,我们的现实是电化学信号在暗无天日的大脑中构建出来的假想,在庞大的神经网络里翻动的活动变成了我们的故事,变成了我们对世界的私人体验。
当我们看电影或电视剧的时候,也许会很投入,会被情节牵着走,跟着哭或笑,但骨子里你知道它是假的,可以随时打开或关掉。而你的现实就像是一套只有你能看见的电视节目,而且无法把它关掉。
所以实际上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而已,活在大脑给我们制造的幻觉当中从生至死,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可以对自己的一切没那么在意执着,人生也少了很多算计与患得患失,心境可以自由欢乐许多。让自己离苦得乐,就是探索大脑秘密的好处。
本周开始分享脑科学系列,了解大脑的运作可以探索生命的真相,我们时刻都活在自己的念头和感觉里,而念头和感觉是从哪里产生的?大家也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nj/10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