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

童年杂忆我的家乡


这个题目似乎太为陈旧,多为小学生的作文题目,但要谈到过去的时光,无法避免会谈到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因此先在这里做些铺垫,以后具体写别的东西时再具体描述。我的家乡被称为“鱼米之乡”,猜猜看,是哪儿?对了,那就是苏南,太湖周围。围绕太湖有常州,无锡,苏州和湖州等,很久以来就是中国的鱼米之乡,福庶之地。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家在太湖西面,与苏州隔太湖相望,属无锡管辖。若以南京,上海和杭州为顶点连一个三角形,那我家乡就恰好位于这三角形的中心。具体到我家的位置,那是在太湖西岸,离湖也就一里路的光景。我们家旁的太湖只是整个太湖的一个小角落,被称为“小太湖”,是由马山深入太湖围成的三面被包围,一面和大太湖相通的小区域。由于水域面积不大,东边有马山挡着,整个小太湖几乎是风平浪静。从我家到对面的马山,据称只有十八里路,所以一般情况下,对面的马山是一清二楚。我最喜欢早晨太阳从山那边升起,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的湖水红彤彤的,那是我至今见过的最美的日出。我小的时候,湖边并没有大坝,因此随着五六月份梅雨季节的到来,湖水常常会上涨,淹没岸边的土地。湖边有很多很多的芦苇,在端午节,我们通常会去哪儿采芦苇叶,用来包粽子吃。而到冬天,等水退下去一点,白白的芦苇根露出来,挖一截,在湖水中洗一洗,就成儿时最好的小吃了,凉丝丝,甜丝丝,又脆脆的。芦苇丛中有无数的小虾米,小鱼,还有小鸟。野鸭在离岸边稍远处游来游去,一眼望去,只见一个个小黑点随着微风在水中上下起伏。但很遗憾的是,随着化工厂的增加,大坝的修起,湖水污染日益严重,岸边的芦苇也日见稀少,更别提野鸭了。据说在太湖岸边,从我们那儿开始直到浙江,共有一百零八个渎,就如同梁山泊共有一百零八个好汉一样。“渎”大概指的是水边的村庄。我们村被成为西庄,并不被称为渎,是因为在我们村东边两三百米处就有一个渎,他们比我们村更靠近太湖。一般来讲,渎上人家是以种菜为生,并不以打鱼为生,这点我一直觉得很奇怪。而除去渎上人家,一般都以种稻米为主,包括我家在内。在我们村西边有一条大河,这是太湖岸边人家与其他人家的分界线。在靠太湖的和的东边的我们,常常为我们好吃的米而感到自豪,虽然其实大家种的品种都一样,也许这是湖水年年泛滥,靠湖这边土地较肥沃的缘故吧。这就如同渭南之桔到渭北就成枳子,水土不一而已。同样的例子在我们那儿也有。我高中同学在其中的一个渎,主要以种菜为主,但也种些西瓜。不管多好品种的西瓜,在他们那儿种到第三年,全都变成了皮厚,个大,淡而无味,只能用来做酱瓜皮。据称在他们那儿的酱瓜厂,西瓜随便吃,只要把瓜皮留着就行了,但我没去哪儿见识过。由于大而不甜,那瓜在市场上无处可买,我见识那西瓜还是在高考后去同学家玩,那西瓜少说也有二三十斤重,那瓜皮可叫一个厚,足足有三四厘米,瓜瓤颜色鲜红,但吃起来却跟白开水全无两样。一条小河从我们村后流过,岸边是各种各样的树和竹子。小的时候,整个村上只有一口井,全村喝的是那唯一的井水,但洗衣,淘米,洗菜全在那条小河中进行。那时的河水可真叫一个蓝,清澈的似乎能看到河底。那时水中几乎没有水草,连淤泥也只有薄薄的一层。水面上“穿条”在游来游去,水边石头上有蛳螺,石头缝中藏有“痴虎”,浅水中有“阿蜊”。(“穿条”有可能也被称为柳叶条鱼,只在水面活动,是我们那儿祭祀祖先必备的一道菜。“痴虎”是一种傻乎乎,又有些毛呼呼的鱼。“阿蜊”是我们那儿对河蚌的称呼。)。水中最多鱼的就是“鳑鮍”了,一种小鱼,大也也不过一寸多长,非常容易捉到,常被用来喂猫,但若捉多了,用来油炸了吃,也很鲜美。在村庄前面就是田,夏天种水稻,冬天种小麦和油菜。在各家屋后,还有田地边边角角,路的两侧是自留地。一般只有自留地才能种些蔬菜,瓜果之类的。我家屋后靠近河边是一片小竹园,据说是我妈的陪嫁之一。那时六七十年代,我妈的所有嫁妆只有一只木箱子,还有一条竹根。而这条竹根最终就成了我们小孩的游戏乐园,在其中掏鸟窝,翻竹杠,打野仗…,总之充满了无尽的乐趣。那竹子不是粗大的毛竹,而是比较瘦小,绿绿的外皮,我们称为“淡竹”。在夏天,我爷爷常用淡竹叶来烧茶喝,那味道淡淡的,清清爽爽的,我很是喜欢。我的故乡人才辈出,远的有周处斩蛟,近的有徐悲鸿。但我就在儿不多谈这些了,反正环境是山清水秀。山大多不高,二三百米而已,但都郁郁葱葱,遍布低矮的松树,和青翠的竹子,还有满山的茶树。水那就更不用说了,到处都是。小时候没有汽车,出门都是坐船。连新娘出嫁也是用船。我们称之为“摇亲”。那时船还是靠人工摇橹,没有机器,所以船夫是很辛苦的。起早摸黑,尤其运输船更累。所以“戏说白蛇传”里说“世上有三苦,打铁,磨豆腐”。我对之深有体会,因为我爸就是船夫,从十八岁到现在五十多岁,三四十年,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上度过的,常常一出门好几天,回来吃顿饭或睡一晚,又走了。而我,当然也少不了上船。就在上大学时,每当寒暑假,我也尽量上船帮忙。具体其中的艰难困苦以后再仔细说。总体来说,我们家的地理位置不错,但在九十年代前,大家还是普遍比较穷,而我们家乡在全中国是数得上的好农村,别的地方农村之穷就可想而知了。九十年代以后,乡镇企业发展,农民生活也逐渐好起来,但环境就别提了。满河满湖的水如同酱油一样,河里的鱼根本没法吃,都有柴油味。空气中到处是呛人的化学药品味道。现在的孩子再也无法享受到我们儿时的乐趣了。惠盈金服博客,分享专业心得、记录人生感悟!提供并发布众多所学、所想、所悟以及热门精彩观点,打造信息化领域主流的网络日志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ms/13409.html


冀ICP备2021024884号-8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