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

工蜂产卵后,用什么方法解救最好


中蜂失王以后我们的解救办法有很多种选择,前面的文章听蜂之语有进行详细的介绍。其中提到过在失王无卵的情况下 的解救办法是调入带幼虫的子脾。但是如果一旦是失王过久的工蜂产卵群,那这种看似 的解救办法就变成了最没有用的一种方法了。

一、工蜂产卵蜂群无效的解救办法:

①、调入带幼虫的子脾。

一旦工蜂产卵,调入带幼虫的子脾并不会出现应急王台;相反,工蜂继续会产卵,而且等子脾里面的新蜂出来以后也会跟着产卵。缺乏蜂王的统领,整个蜂群已经完全失衡“变异”。

②、介入新蜂王。

工蜂产卵后,新王介入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新王的蜂王激素不强,工蜂产卵后自己就已经是变态“蜂王”,所以一旦介入新王很容易被围掉。

二、工蜂产卵群效果一般的解救办法:

①、介入王台。

工蜂产卵后,介入王台有一定的效果,一般选择介入快出房的王台,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不过有的时候介入的王台也有被咬的情况,工蜂产卵造成的蜂群激素失衡,工蜂变异,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②、合群。

听蜂之语认为一旦工蜂产卵,如果蜂群不大,真没必要用合群的方式来拯救这些老工蜂和变异工蜂。

三、工蜂产卵 的解救办法:介老王。

介入老王可以镇住蜂群,即使工蜂想围也只会干瞪眼,不敢围。老王的蜂王激素传播快,待那些产卵的工蜂还有工蜂产卵的雄蜂慢慢死掉后,蜂群就会逐渐恢复正常。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介入老王的同时一定要把脾换掉。

延伸阅读:养蜂技术一直没有提高原因有哪些?

养蜂是门技术活,技术好与不好不在于自己的蜂养了多少,而是当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都有经验来解决。听蜂之语在和大家交流的时候,有不少人都谈到了一种现象:有的人养蜂一年就能成师傅,有的人养了三五年甚至七八年的,却还是新手水平。听蜂之语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客观原因。

①、副业养蜂,没时间。看似养了一年蜂,实际一年里前前后后花在养蜂上面的时间不过那么几天。而这几天基本也是为了取蜜,没有经历平常的蜂情自然不会有养蜂经验的积累。

②、断断续续养蜂。无法解蜜蜂一年的情况,这种情况很普遍,很多人到了采蜜季就买蜂,采蜜季作死的取蜜,花期结束就直接把蜂箱处理掉。

二、主观原因:

①、过于自负。

经常把自己养了三五年,七八年蜂这种“资本”挂在嘴边,以“师傅”的形式高高在上。结果“徒弟”收了不少,自己不懂的还是不懂。

②、过于片面。

排斥他人,拒绝被怀疑。听蜂之语经常遇到两个人为了交流养蜂而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一个问题总会有两面性,一个技术总会有不完善之处。如果不全面的来看待,两种片面的理解永远是无法达成共识的。

③、过于保守。

不愿尝试,一次不成就否定。

比方说有的人在用巢础的时候,遇到蜜蜂不接受就说是巢础问题,特别是养中蜂的时候,遇到咬脾不造脾就不愿意再多进行几次实验,也不愿意去分析其他问题,就知道怪巢础。然后不断的更换巢础,直到换到用得好了为止;结果是这次用的好的下次用又不行了,这次用的不好的下次用又觉得可以。不熟悉蜂情,不掌握加脾时间,过多的依赖巢础,这样只会导致中蜂调脾的这个技术永远得不到提高。

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是这样,有的时候别人教给你方法,说明这个方法就有其道理;自己不成功肯定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方法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才能掌握。

④、过于依赖。

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

书本说的,别人说,专家说的,就认为是正确的,全部按照上面的方法做,没有经过自己的融汇贯通,这种只知道照搬技术,只知道照搬别人的经验;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是很难快速得到提升的。

⑤、过于懒惰。

懒惰什么都干不好,更别说养蜂了。行动不够是懒惰,思考不够也是懒惰。

养蜂就是一门技术活,活到老学到老,没有 的师傅,也没有一直的徒弟。保持谦虚,勤于实践,乐于交流,才会让自己的养蜂经验越来越丰富。

如果您有更多补充,欢迎留言分享,一起交流。

声明:原创文章,觉得不错欢迎分享

往期精彩,点击直接查看

5、这样养蜂,不把蜜蜂养出病来才怪。

6、避免中蜂回箱,巧用“乾坤大挪移”。

7、中蜂快速分蜂,一箱变六箱,只需这么做。

8、如何快速召回分蜂群?3个技巧帮你解决。

9、这样加脾,蜜蜂做出来的脾才好;不要再以为是从中间开始加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mj/7224.html


冀ICP备2021024884号-8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