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

农村小贩高价回收的长头发,真的做酱油了吗


在农村,经常能够听到有人吆喝着收头发,只需要“咔嚓”一刀下去,就能够得到非常多的钱。但是这些头发到底被收走干嘛去了呢?

一个小贩骑着车,然后带着一个大喇叭在那喊着收头发了。这个时候,就会有家长带着自家孩子出去。然后让小贩看自家孩子的头发质量合不合格,或者是能卖多少钱。

这些小贩除了会在村子里走街串巷地吆喝之外,还会在集市上摆一个摊,上面写着“高价收头发”这几个大字。现在虽然说也有收头发的,但是和之前比起来,却是少多了。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收头发的生意可是非常好的,经常会有人去询问自己的头发可以卖多少钱。

这个时候,小贩就会拿起来一两缕头发仔细的观察,然后看着是仔细斟酌之后说出来的价钱,而他们的价钱,则是按照头发的质量好坏来决定的。如果一个人的头发没有经过任何的染烫拉处理,那么按照头发的长度,就会得到一个比较高的价格。

当双方把价钱谈好之后,收头发的人就会拿着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剪刀,直接从发根“咔嚓”一刀。只需要一秒钟的时间,原本的小姑娘就成为了“假小子”,而剪下来的那一把长头发,基本上最少也得值个几百块钱。

但是如果头发被染过或者是拉过烫过的话,那就不怎么值钱了,甚至有时候收头发的人都不会要。因为他们只收质量好的长头发,发质越好的头发,小贩给出的价钱也就越高。当时在农村,许多人为了把头发卖钱,就专门把自己的头发留的特别长,而且不染不烫。

等到合适的时候,直接把自己的头发卖掉,这样一来,就可以获得非常多的钱。可以说,在农村,买头发算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奇过,这些被剪掉的头发到底被用来做什么了呢?为什么它这么值钱呢?

有一种说法称,被收走的头发可以用来制作酱油。有人发现,头发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如果进行分解之后,那么至少能够分解出二十多种氨基酸,而氨基酸,则是制作酱油的时候要用到的。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有人发现了用头发水解的方法来制作酱油。也就是说,只需要把收来的头发加入酸性溶液,然后发生水解反应。在这之后,他们会在添加一些调味剂,这就成为了酱油。当这种方法被人们知道之后,于是就有一些小作坊开始利用头发来制作酱油。

他们除了明面上高价收购人们的头发之外,还会去收购理发店剪下来的碎头发,甚至是还有一些动物的毛发,都是他们会使用的原材料。要知道,动物的毛发里面含有一些有害物质,比如说铅,这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话甚至可以致癌,而国家也明令禁止了使用毛发等非食品原料生产的氨基酸来配制酱油。

为了进一步打击这类行为,在年的时候,我国又一次强调了这件事情,并且陆续发表了关于食品中可能会出现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名单,而在这个名单中,毛发水这三个字就被列在了上面。

如果要是发现有人违规生产这类产品的话,那么这就是“违法行为”。那么,那些回收的长头发都被用在哪里了吗?

事实上,小贩们回收的长头发可是大有用处的。比如说我们知道的假发,其实就是用回收过来的头发做成的。最接近我们生活的,应该就是古装剧里面的假发套了吧。

要知道,在我们看到的古装剧中,演员们的发型基本上都需要用到假发套,不然的话,是不可能会呈现出古人盘出来的发型的。但是由于演员本身的发量以及长短都达不到要求,为了保证影视剧的效果,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假发套了,而这些假发套,其实就是收头发的人收过去的,然后被用来做成不同的发型。

我们知道,我们的头发主要是由角蛋白质构成的。这其实算是一种纤维蛋白,它具有非常好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只要稍微的进行加热处理之后,这些头发就可以被人们制成各种工业类的发型或者是假发套等。

其实接头发也是同样的原理。现在许多年轻人非常喜欢做不同的发型,头发一会长一会短的,而这,其实就是接发接出来的。

因此,虽然农村小贩收头发的行为看起来有些奇怪,但其实背后有着合理的经济逻辑。他们收走的头发并没有被用来制作酱油,而是被用来制作假发和假发套,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ly/14694.html


冀ICP备2021024884号-8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