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

科普公益小课堂探索中国淡水鱼类家族


鱼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动物,相信有不少小朋友都非常爱吃鱼。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生长着许多形态各异的种类,就连鱼类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过程,开始分化成淡水鱼和海水鱼。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称为淡水鱼。

4月6日下午,科技馆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一起开展《中国淡水鱼类多样性现状与保护》科普系列讲座,研究员徐洋老师带领小朋友们探秘我国庞大的淡水鱼类家族。本次小课堂主要内容是淡水鱼的演化、淡水鱼的分类、淡水鱼的分布和淡水鱼的习性。

我们的家乡是渔米之乡,湖州的太湖就是一个天然的淡水湖,你所认识的淡水鱼有哪些?它长什么样的呢?首先徐老师先让小朋们“看图猜鱼”的方式让大家猜鱼类的名称,小朋友们踊跃发言,个别小朋友不但能猜到,而且思维特别丰富甚至能联想到种族鱼之间的亲戚关系。随着介绍大家对“鱼类形态学”有了更多的认识,别看一条鱼,居然还分圆口类、软骨鱼类、真骨鱼类等等,据中国淡水鱼类统计,我国纯淡水鱼类的种类是最多的。

我们都了解地球的形成已有46亿年的历史,最初地球表面并没有生命,最原始的鱼类距今已有4亿4千万年。原来鱼这么早就出现在地球上了,现场有小朋友说怪不得爸爷爷奶奶常说爱吃鱼的小朋友聪明。吃鱼会聪明?这句话是能得到验证的,因为会对我们的DHA、EPA有提升认知功能的效果哦!

课堂接近尾声,徐老师还和大家一起做游戏,游戏的名称是:“YESORNO”,让现场小朋友们参与互动竞答,考验大家的课外知识是否广泛。而且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好多和鱼类相关的小礼品。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随着环境污染,使我们淡水鱼家族的数量和质量逐渐下降,希望通过这次公益小课堂,让我们一起 成为世界地球日的守护者吧!

本月的每周六,徐老师在科技馆与你不见不散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nj/6190.html


冀ICP备2021024884号-8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