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鲨鱼,大多数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它们恶狠狠的样子——游弋水中,露出剃刀一样吓人的背鳍;血盆大口,长着一口参差不齐而又尖利狰狞的三角牙齿;黑色的眼、浅灰的背、纯白的肚腹,处处透露出狡猾悍勇的气质。
而海豚,是活泼可爱的海中精灵。在水族馆的表演大厅里,机巧敏捷、充满活力的海豚常常为我们带来不可胜数的欢声笑语,直逗得小朋友们四仰八叉乐不可支。
鲨鱼和海豚,看上去个性全然不同的两位,却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交集。在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根据种属的差异,鲨鱼、海豚两者或互为竞争者,或互为食物链上下级关系;绝大多数时候,它们都站在生物位的对立面,关系紧张,可谓针尖对麦芒。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鲨鱼和海豚相遇,到底谁会更胜一筹?
局
众所周知,海豚是高度社会性的动物,一群海豚的数量一般可达十数头。在食物丰盛的海域里,数十上百群来自不同地方的海豚们为了更有效率的猎捕小鱼小虾,甚至可能组成临时的“超级群”。
这时,它们的数量往往超过一千头;嬉戏海面时,破浪而出的海豚数不胜数,将大片水域搅弄得白浪翻滚,可真是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海豚集结为超级群后所发动的捕猎行动,一如全民皆兵的总体战,以挡者披靡之势横扫一切、大杀八方,会使该领域内所有小鱼小虾们抱头鼠窜,毫无招架之力。
而鲨鱼呢,大多数性情冷淡、个性孤僻,不怎么喜欢社交活动。吃东西也罢、出外游玩也罢,总是孤零零一个人。
尽管它们是水域食物链中名列前茅的高级消费者,有一张咬金断玉的血盆大口,但无论个体实力如何强横,势单力孤的鲨鱼在集群海豚面前依旧显得过于弱小。
你知道,豪气干云的单挑从来都只会出现在《三国演义》或《水浒传》这些小说家言的精彩故事里。时至今日,大家都流行人海战术,毕竟人多力量大,这条至理名言不仅对我们人类适用,对自然界里的万千生灵也同样适用。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群居海豚以数量优势完胜独来独往的鲨鱼。
第二局
鲨鱼是一种极其古老而成功的物种。在距今 .亿年前的地球上,它们就已经存在。
漫长的时光将它们渐渐打磨成了现在的样子,它赋予了它们流线型的身躯、不断更新再生的尖利牙齿、铠甲一般的盾鳞、敏锐的感电能力,以及能嗅出千米之外血腥味儿的 嗅觉。
依据种类的不同,鲨鱼的食性共分四种:分别是掠食、滤食、食腐和寄生。接下来咱们重点说说掠食性鲨鱼花样繁多的猎食策略。
大多数鲨鱼都是掠食性鲨鱼,如大白鲨、虎鲨、公牛鲨、长尾鲨等,它们普遍具有尖锐的牙齿,在海中游速 ,主要以鱼类、软体动物、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为食。
掠食性鲨鱼的捕食策略多种多样,有些种类善于偷袭,通过潜伏等方式神不知*不觉地接近猎物,之后瞬间加速展开突袭,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它们属于快意恩仇的豪侠之鲨(大白鲨、公牛鲨等皆属此列),醉心于你死我活的杀戮游戏中,往往凭借电光火石的瞬间刺咬,便能决定猎物的生死存留。
另外一些种类的鲨鱼则耐力 ,有着坚如磐石的毅力;它们深谙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疲我扰”的八字真言,属于死乞白赖、死缠烂打的棘手类型。
远洋白鳍鲨是此类鲨鱼中的翘楚,它们是非常常见的跟船鲨鱼之一,历史上甚至被海员们称作“海狗”——当它们的进食兴趣被激起后,会表现出许多与狗狗相似的行为:例如锲而不舍的跟随猎物,行动谨慎且坚毅超凡,在吃下猎物达成目标前很少会选择主动放弃。
若受猎物的驱逐和反击,它们则一时后退避其锋芒,与猎物保持一段安全距离;待猎物粗心大意疲态尽显时,远洋白鳍鲨便拿捏时机快速前冲,张开大嘴趁机咬上几口,之后马上逃开。
你想想,如此不知疲倦的反复折腾,即便猎物真是铁打铜铸,到 也只能哀告宾服、败下阵来,成为远洋白鳍鲨的腹中食粮。
反观海豚,它们就像水中狼群,大多采用合作的方式集群狩猎。凭借独特的声呐系统,海豚们能 时间锁定猎物的方位。
之后拍动尾鳍,一边以高达60km/h的泳速靠近猎物,一边发出响亮的“咔咔”声呼朋唤友;受到通知的海豚则会从不同方位游向猎物,最终将诸如沙丁鱼群之类的猎物包汤圆一样围在中心。
合围之势形成后,海豚们会分为三组展开猎杀—— 组(又称绕圈圈组)在外循环游弋,它们训练有素、彼此紧随,动而不乱、井井有条,以固若金汤之势将偌大一个包围圈收缩得恰到好处,死死的限制住了中心鱼群的活动范围。
第二组(别名陷阵营)则摆开锋失阵,一个接一个的打开涡轮加速系统,如利箭、似流星般对中心鱼群展开切割突袭。如此反复数次,以身为剑的突击海豚们便将中心鱼群的守势攻破。小鱼们的游动路线被迫改变,鱼心惶惶,纷纷丢了秩序,只见三五在左、四六在右,最终如一盘散沙,乱作一团。
这时候,第三组(大家都叫它们吃得爽组)上阵,它们一边流着口水,一边冲入战场中心地带。看见落单的小鱼便毫不客气地张开长嘴,咕溜溜一阵狂吞猛吃。
最妙的是,在吃得爽组里,吃饱了的海豚会自觉的和绕圈圈组或陷阵营组里的家伙换岗。如此轮换几次,狩猎群体中的所有海豚都可以吃得心满意足——这种为其他个体着想的行为真叫人啧啧称奇,“世上最聪慧的海洋生命”之名的确实至名归。
然而,尽管捕猎效率很高,海中狼群的车轮战术也确实无往而不利,但海豚在猎食艺术的表现层面上还是稍逊鲨鱼一筹,所以鲨鱼在此又扳回一分。
第三局
若论单对单的实力,大多数鲨鱼确实无法与海豚抗衡。这主要是因为: ,海豚的速度。在水中游动时,海豚的流线型身体和特殊的皮肤构造(表面光滑如绸缎,内里却有类似海绵一般的结构)比鲨鱼更具优势。以宽吻海豚为例,它们的游速 能达到70km/h;而大白鲨,即便开启了二级涡轮增压后的爆发性游速也只能达到56km/h。
第二,海豚的力量。水族馆中训练有素的海豚,常能展现跃出水面用头点触悬空之球的精彩表演——你可知道,那球一般距离水面足有6、7米之遥!离开自己赖以为生的水体介质后,腾空一跃竟至7米高空,这足以证明海豚的身体十分强健,对力量的使用也得心应手。
尽管我们都知道,鲨鱼的爆发力量也非常强劲,但它们毕竟不能跃出水面7米之高,而且它们的力量之源大部分来自于庞大的身躯——大白鲨体长6.5米,体重3.吨;能一跃7米高空的宽吻海豚,身长却只有-4米,仅重-kg——若将鲨鱼的身形同比缩小至海豚的尺寸,孰强孰弱自然一目了然。
第三,软骨鱼的悲伤。众所周知,在生物分类学中,鲨鱼属软骨鱼纲下板鳃亚纲之物种。它们的骨骼是由软骨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虽富含弹性且强韧耐用,但密度硬度却远远低于真正的硬骨。再加上鲨鱼没有肋骨,所以体侧下方以及腹部是它们全身守备最为薄弱的地方。
海豚呢,是水生哺乳动物,上下颚骨坚硬,外突的吻部如同一杆锋利长矛。两者真正展开生死相搏时,海豚自然不会放过鲨鱼的弱点。就像用手指捅破潮湿的窗户纸——只要速度、力道合适,海豚那长矛一般的长吻甚至能直接刺穿鲨鱼的身体,给鲨鱼带来致命的 。
速度、力量、身体结构,单对单时,鲨鱼连败三局,居于 劣势。但如果我们排除一对一的理想状态,从现实层面来看呢,鲨鱼是否能够挽回败局,挣回颜面?
现实情况是,海豚以群而居,鲨鱼独来独往,数量上海豚依旧大获全胜。
除此之外,在智商方面,海豚也以极大优势碾压鲨鱼。前者的脑组织结构比许多灵长类动物(如大猩猩、黑猩猩)还要复杂得多;宽吻海豚的大脑甚至比我们人类的大脑还要重上0.1kg,它们聪明到能认出镜子中自己的影像来。
所以结论是?
如此这般,你或许会认为结论总算出来了,鲨鱼肯定害怕海豚!
对此我保留意见、不置可否。因为其实在自然环境下,许多科学家都曾记载过这样的事实,即鲨鱼确会主动猎食海豚,而大部分海豚只在逃无可逃的窘境之下才会回击鲨鱼。
大型鲨鱼是许多中小型海豚的天敌,前者身材硕大,以后者为食。在食物链中,大鱼吃小鱼,这是非常自然的状态,和主观意识的怕不怕真的没有太大关系;怕又如何,不怕又如何,该吃还不是一样吃。
在我看来,为了果腹而选择与海豚背水一战的鲨鱼并非以卵击石、自不量力;为了逃出生天而呼朋唤友,选择对鲨鱼群起而攻之的海豚也并非恃才傲物、恃众而骄。
两者同样是为了生存和繁衍自己的种群,和自然万物一样,它们每天都拼尽全力求食求存。在如此残酷的自然法则下,谈论到底谁怕谁?或许也太过肤浅而流俗了吧。为了生存,谁不是拼尽全力、伤痕累累?
想要结识经历了数不清的血雨腥风后老谋深算、天不怕地不怕的黑社会老大鲨鱼哥吗?欢迎留言:鲨鱼,登录科米课堂资源中心观看。
观看步骤
步
在文章底部或者后台留言关键词
第二步
点击回复链接
第三步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科米课堂
第四步
点击资源中心观看视频
往期回顾:
体验真人版与狮共舞,你敢来吗?不对称的我,有不一样的美萝卜界的“小人参”原来是它!
??
总监制丨冯海
课堂运营
*鑫
新媒体发文丨张瀚文周楚王英丽
版权声明:本文及视频是“科米课堂” 稿件,如果您是媒体或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mandm.com/mdfz/9003.html